中美石油价格对比_中美油价对比你打脸了吗
1.人民币崛起“羊毛”剪不动了,美国为什么倒贴钱都要做空油价
2.美元跌一步,再涨一波,是不是相当于的压榨了世界一笔?
3.中美石油产量历史对比
4.美元贬值了,石油涨价但中美汇率也要跟着变啊。单位人民币兑换更多美元了。购买一桶原油价格不变才对吧。
5.我国经济发展 外贸扩大 为什么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请详细分析
导读:今天是5月29日星期五,农历闰四月初七,每日更新的全国各地区汽柴油最新价格新鲜出炉了!油价调整消息:我国今年第10次的汽柴油价格调整继续搁浅;今天全国加油站与92、95号、98号汽油和0号柴油最新价格;2款新车上市抢先看;车界趣闻:你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交通警察和红绿灯吗?详细消息见下文。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今年第10次的我国汽柴油价格调整窗口开启,尽管自打4月22日至今国际原油价格市场涨幅如虹,布伦特原油价格、阿曼石油价格和美国原油价格都已发生了翻番走势,当中美油价格几乎疯涨达到4倍。
最新的汽柴油价格上调幅度增加到815元/吨,然而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均价仍然达不到一桶40美元的我国油价调整参照“地板价格表”,此次仍然是对加油站零售油价不取调整,保持现价未变。这815元的应涨但没涨调价幅度,将会用以抵冲先前在3月和4月时国内油价应降但没降的部分。
今天全国加油站与92、95号、98号汽油和0号柴油最新价格
2款新车上市抢先看
1.新款宝骏360手动挡车型正式上市
新车共发布2款车型,价格为66800元和72800元。新款车外观保持了与旧款车型同样的设计,带来糖果白、星夜蓝、极光银3种颜色搭配。配置方面,手动精英版车型添加了后视镜加热和胎压监测系统,豪华版车型配置了电动天窗、真皮汽车方向盘等。
新款车型在动力上仍然搭载的是1.5L发动机,搭配6MT变速箱,最大马力为:99Ps,峰值扭矩为:143牛米。和旧款车型对比,最大马力下降了6Ps,峰值扭矩提高了8牛米。
2.荣威RX54G互联百万款车型上市
新车售99800-119800元,具体差别体现在比现售款的配置有所提高。荣威RX54G互联百万款新车因为是特殊小改款车型,其里外设计保持现售款车型设计,配置了LED大灯、全景天窗、18寸两色铝轮毂等配置。内饰设计并没有变动,新车配置了一键启动、无匙进入、10.4英寸触摸液晶屏、后排座座椅靠背可调节等。
新款车在动力上仍旧搭载了1.5T发动机,搭配6MT和7DCT变速器,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4千瓦,峰值扭矩为:250牛米。
车界趣闻
1.没有交通警察的国家
人口数量仅有百余万的小国科威特,因为富产原油和天然气,于是极为富裕,基本上每一个家庭均有汽车。但奇怪的是,这一国家并没有指挥交通出行的交警。道路交通运行全都由计算机负责。计算机不仅能全方位高效地指挥汽车有秩序地行驶以外,还可以对违章汽车给出处理决定。
2.没有红绿灯的国家
欧洲文明古国圣马力诺虽然仅有两万多人口数量,却具有五万多辆汽车。令人费解的是,在如此交通拥堵的情形下,大小十字路口上却见不到红绿灯。原来,本国的公路设计、道路交通极为专业,其路面基本上都是单行路和环行线。交通法规要求,小道让大道,支线让干线。每个人习惯性形成遵章方式,每到岔路口就停车,认清主干道上无车时再通过或驶进,于是没有红绿灯却也井然有序。
结束语: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今天5月29日全国92、95汽柴油最新价格表中是否有你所在地区?我国今年第10次的汽柴油价格调整继续搁浅,鉴于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油价暂时不做调整,继续处在5元时代对于车主朋友们来说是个好消息。2款新车上市有你感兴趣的车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人民币崛起“羊毛”剪不动了,美国为什么倒贴钱都要做空油价
一般来讲,美元和黄金、石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相反。
这是因为美元是国际上的主流结算货币,一般情况下受到供需平衡的影响。但是鉴于美国金融实力的强大,不排除石油价格在短期内由华尔街操纵的可能,因为货币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商品,货币供应量也会影响石油价格。所以说石油产量走低,美元走强基本上是对的。美元走强,人民币走弱,是不太对的。因为美元指数是多种商品、货币对美元价格的综合指数,并非由单一的货币决定。比如今年,美元指数上升得不少,但是人民币更牛逼。
对于发改委调整油价,个人的看法是,人民币还没有强到可以影响美元汇率的地步,当然也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国际油价(美元计价)的变动却一定可以影响国内油价。
对于发改委的油价调整,我倒是认为,是对对中美汇率的一个前瞻性指导。
美元跌一步,再涨一波,是不是相当于的压榨了世界一笔?
美元石油战加速了人民币的崛起,让美国的剪羊毛行动没那么顺利了
美国发动了最凶残的美元石油战,致使国际油价不断被腰斩,导致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原油主要出口国经济备受打击,美元信誉大打折扣,可结果并没有达到美国所想要的结果。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原油主要进口国,开始以人民币的方式进行贸易结算,世界各国也乐于接受人民币,致使人民币在很短时间之内迅速成为世界第六大支付货币。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2月全球金融机构对人民币的接受度攀升到了37%,较过去2年增长了高达18%。统计过去两年数据,美洲地区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增长最为强劲,攀升31%,其次是亚太地区的18%。就此可以看出,人民币已经真正超过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贸易融资货币。
人民币在美国剪羊毛这件事上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以土耳其为例。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接受度的攀升,中国和土耳其的货币可以互换了。土耳其手里有人民币,就可以跟中国换成美元,然后把美元债务还清,转而欠下人民币债务。这个过程,也就是人民币完成对美元的置换、取代美元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强势货币的替代,美国也就发现无法再剪他国羊毛了,并且每剪一次反而就相当于为人民币铺路。
羊毛既然剪不了了,为什么美国还要在多哈会议前夕对各大产油国施压呢?为什么美国就非要把油价往死里压?
(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
在这里问大家一句油价下跌受损最大的国家是谁?原油出口国啊!特别是俄罗斯!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极其依赖油价的攀升。很多人认为普京很厉害,其实,普京的水平也就那样,特别是搞经济,完全是“靠天吃饭”,在油价高涨的年份,俄罗斯人的日子就好过,油价暴跌的时候,俄罗斯经济就要崩溃,2008年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
油价下跌以后,沙特、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国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他们肯定不希望油价下跌,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去限产保价呢?因为油价的涨跌不仅仅是美俄两国之间的事,还有中国,如果美国和俄罗斯打个平手,欧佩克偏向美国则油价跌,偏向俄罗斯则油价涨,可是,现在欧佩克必须考虑中国的态度呢,中国自然是希望油价下跌的,所以,中美两国希望油价跌,俄罗斯希望油价涨,结果是欧佩克只能认倒霉,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无法与沙特等国家联起手来把油价拉起来的原因。当然,在油价下跌的过程中,中国只是个搭便车的,只能给个态度,中国无法直接左右纽约和伦敦的原油期货价格的,有这个本事的只有美国人。
为什么美国人一定要把油价打下来呢?因为现在到了美国不得不下决心废了俄罗斯的时候了。美国经济是一个靠吸血过日子的经济体,因为它不搞实业嘛,GDP的80%都是水,是服务业,既然不能靠实业赚钱,就只能抢钱花了,美国之前连搞QE就是为了抢钱的,无奈中国的实力上升太快,毛都没抢到一根,时间却浪费了整整五年,美国人钱没抢着,国债总额倒上来了,都18万亿了,美国人是真能花啊,再这么下去美国可真废了。
你别看美国的统计数据挺好,这个没用,美国的股市在天上悬着呢,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根本支持不起这么高估值,只要稍有风吹草动,美国股市一个暴跌,统计数字就全都变脸。为了防止经济被拖垮,美国都必须得变个招使了,变什么招呢?既然搞不定中国,那就搞日本和欧盟,大家想一想,美国连日本和欧盟这两个盟友都不放过,怎么可能放过俄罗斯这个死对头?
把油价打下来是必然的,油价打低以后还不能立即涨起来,只有在低位上徘徊几年,才能彻底废掉俄罗斯。有人说油价打下来之后美国的页岩气行业会受损,这是没办法的事,国与国较量哪有不付出代价的,杀敌一万自己丝毫不伤那是在做梦。当年美苏争霸,美国用高利率把资金吸引到美国并以此为基础废掉了苏联,代价是美国的制造业垮了。要想有所收获,必然要有所付出。
中美石油产量历史对比
过去一个月以来,尽管这些新兴市场国家都已经纷纷提高了市场利率水平,但这些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攀升。既便如此,在美元持续强势的情况下,投资者仍然加快从新兴市场的债券基金撤离步伐,可能会引发新兴市场资产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抛售。
过去一个月以来,包括墨西哥、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都已经纷纷提高了市场利率水平。这些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攀升,普遍上涨有50个基点左右。
反观美国,10年期美债利率接近3%,5年期接近2.8%,2年期接近2.5%,比欧洲和日本的债券收益率高太多。这是近期美债进一步强势的表现。
更令全球“窒息”的是,美元正涨势如虹,刷新了半年来新高,而美联储再度加息预期更是火上加油。相对利差的扩大,更进一步提升了美元吸引力。
显然,如果美元持续升值,对全球新兴市场货币而言将是“三重打击”,汇率贬值、利率抬升,风险资产价格下跌。而面对潜在危机,新兴市场则需要拿出更大勇气,进一步提高市场利率,如果背道而驰,则需要做好外汇储备快速消耗的准备。
重量级冲击: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
全球盯住美元的国家比重在50%以上。由此可见,美元定价仍然是全球主要的方式,美联储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央行”。
目前,10年期美债利率接近3%,5年期接近2.8%,2年期接近2.5%,比欧洲和日本的债券收益率高太多。相对利差的扩大,提升了美元吸引力。美元走高的态势更为明显。
普遍影响:全球新兴市场汇率全面调整
伴随美联储缩表与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同步,全球资本市场“美元荒”的不断蔓延,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和金融市场正在经受着严峻考验。
从上图来看,在最近一个月内,对美元货币跌幅最大多数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包括墨西哥、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国家。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墨西哥比索暴跌了约6.7%;而土耳其里拉仅在过去的一周之内就一度暴跌超过6%。
从周跌幅来看,墨西哥比索、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韩国韩元等跌幅靠前。其中,墨西哥周跌幅达到了3.25%。
最受冲击:阿根廷和土耳其属于特殊国别风险
有意思的是,阿根廷汇率跌幅在排行中,并不特别靠前。但是,阿根廷上周所经历“汇债双杀”正是这场美元加息“冲击波”最激烈的市场表现。目前,阿根廷总统Mauricio Macri 表示,已经开始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灵活进行谈判。
不过,阿根廷披索下跌,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特别是进入2018年之后,跌势加大,国际投资者信心缺失,资本流出加大。从上图来看,阿根廷比索对美元一路贬值,从2017年7月的15.4一路贬值,到2017年底17,再到今天的22.4。
在上周,披索兑美元触及历史收盘低点22.40之后,阿根廷将指标利率调升至40%,同时将财政赤字目标从相当于GDP的3.2%降至2.7%。40%,这个水平,让人吃惊,不过翻开历史来看,阿根廷的政策利率前期高点在2016年3月曾经达到了38%。也不算啥特别稀奇的。
对比上下两个图来看,阿根廷政策利率也从2017年7月份见底,一路攀升,同时,阿根廷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看,2017年至今收益率从1.7%,也是一路持续攀升,但是汇率仍然继续走高。但是资金流失仍然较大,市场信心丧失。
阿根廷情况基本和土耳其相似。市场利率持续走高,汇率却出现暴跌,土耳其里拉过去一个月对美元的比价也下挫了5.3%。根源已经不是利率问题,而是市场对于国家发展信心的丧失。
后续影响:更多新兴市场的市场利率开始攀升
在最近一个月内,对美元货币跌幅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包括墨西哥、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4月份之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持续的下滑,宽松迹象比较明显。在4月份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上升态势。
从上图来看,各个新兴市场相对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较大,考虑到5月份美联储再度加息的可能性,新兴市场需要在抬升利率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以防止资金外流,捍卫货币稳定性。
当然,在加息过程中,这些国家的资产价格泡沫严重的话,将受到重大冲击。而且这些国际收支逆差加大的话,则国内资产价格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如果不提高利率,则国内通胀压力将进一步上升。从这个角度看,本身负债比较高的国家,面临的冲击更大,比如巴西和印度。
看中国:中国外储“防洪坝”能发挥多久?
一旦全球新兴市场汇率出现大面积调整,中国很难独善其身。但是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而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了3万亿,汇率波动较为平稳。
但是,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角度看,中国也出现了上述同样的问题,在今年以来市场资金宽松迹象显著。但是,伴随美元升值压力和美债收益率攀升,但是上升幅度仅与南非相当。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也显著限制了国内进一步宽松的空间。
在港元方面,港币利率抬升更为明显。4月12日,港元兑美元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刷新了香港引入联系汇率制度以来的最弱水平。为捍卫港元币值,香港金管局多次出手承接港元沽盘,8天里共计买入513亿港元。
5月4日,汇丰银行宣布即日起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100倍,由0.001%上调至0.1%。
在汇丰上调存款利率之后,香港其他银行也会有所行动,而下一步,就是提高港元存款利率。从货币市场利率到信贷市场利率,港元利率上行的趋势已经逐渐清晰。
显然,如果美元持续升值,对全球新兴市场货币而言将是“三重打击”,汇率贬值、利率抬升,风险资产价格下跌。而面对潜在危机,新兴市场则需要拿出更大勇气,进一步提高市场利率,如果背道而驰,则需要做好外汇储备快速消耗的准备。
延伸阅读
美元飙涨,阿根廷崩溃,对中国有何影响?
来源:秦小明(ID:xiaoming_qin)
作者:秦小明
进入4月以来,全球宏观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两个zhang字:
胀和涨。
前者指原油价格的暴涨,后者指美元指数的飙升。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通常又和通货膨胀紧密相连,因此油价大涨可以用一个「胀」字来概括,事实上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开始交易这一事实。
今天先和大家讲一讲美元指数的「涨」,油价的问题,先挖个坑,后续再填。
1
什么是美元指数
先简单科普一下,什么是美元指数。它指的是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动情况,用来综合反映美元的强弱,具体的构成情况如下图:
简单的常识,美元指数里并没有人民币。至于原因,大家都懂的,人民币到目前为止连自由兑换都没有实现,美元指数不参考CNY也并不奇怪。
2
美元指数的王者归来
美元指数从去年11月开始,先是从95的阶段高点一路狂跌,跌至最低88附近。而后在今年2月开始展开反攻,尤其是进入4月,一路狂飙,迅速拉涨至目前的93附近,涨幅达到5.7%。
一个常识,大家不要把外汇的波动幅度和股票对比,在外汇市场1%的波动幅度已经算非常大。外汇市场交易通常是加杠杆的,里几十倍几百倍很常见。
外汇市场很多同学都很懵逼,因为去年底以来,做空美元成了最时髦最拥挤的交易。短短两三个月后,行情就开始迅速反转,尤其是最近三周,说是对美元空头的大也不过分。
顺便一提,这种拥挤的交易到达顶点后迅速反转后发生踩踏的情况,近段时间我们已经见了不少:
2017年12月做多比特币的交易,
2018年1月做空中国债市的交易,
2018年2月做多全球股市的交易,
2018年4月降准后继续做多中国债市的交易,
……
这些交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转前都非常拥挤,市场预期达到空前一致。而后在反身性的作用下价格迅速反转,因为发生的时间太快,很多参与者根本来不及撤离。踩踏事故反过来又加剧了反转的趋势。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大家可以把以上几种交易策略拉出来用心体会一下。
这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市场的一致预期,往往都是错误的。
3
理解汇率的简单框架
要理解汇率问题,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利率平价知识作为背景。
简单来说,在即期,高利率国家可以吸引更多货币流入来赚取高利息(简单可以这么理解),而低利率国家则会面临资本流出,从而高利率国家的货币会升值,低利率国家的会贬值。
举个例子,A国和B国。
目前的情况是A国利率是5%,B国是3%,利差是2%。
当前汇率是2:1,即是一块钱B国货币可以兑换2两块钱的A国货币。
100块的A国货币,存在A国的利息是5块钱,存在B国的利息是1.5块B国货币,等值于3块A国货币。
此时B国加息,利率上调为4%,利差缩减为1%。
此时,100块的A国货币依然只能获取5块钱的利息,而换成B国货币存到B国后,就可以获取2块B国货币,比此前均衡时的1.5块要多出0.5.
这样的变化下,就有一部分资金会流入B国追求这多出的0.5块利息,从而对B国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加,那B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就会上升,即B国货币升值。
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是利率的边际变化,更准确的指标是利差边际变化;
二是要注意这种货币的升值贬值是即期的,中期的汇率走势要受抛补套利掉期交易的影响,而更远期的汇率,则取决于经济体基本面的情况。但市场里的交易员通常只关注短期变动。
事实上,解释汇率问题,除了利率平价理论之外,还有很重要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这个理论下面观察资产价格泡沫(例如中国的房价)是很有启发的一个视角。很巧,又是训练营的内容。
4
本轮美元升值的逻辑
重申很早就提过的一个金融市场定价总逻辑:
基于预期,一切金融资产的价格,都是基于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得来的。金融市场交易的本质就是交易未来,或者叫交易时间。
然后我们来看本轮美元指数迅速反弹的逻辑,我认为主要有4个:
1)美国国内通胀预期的边际走强导致的收益率迅速上升。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突破3%主要的逻辑就是通胀预期边际走强的推动,通胀预期的改变大致又与油价的暴涨和减税有关,之后再讲。而10Y收益率的走强,意味着美元资产的收益率整体的抬升,这会吸引美元回流。
2)经济体退出货币宽松的进程不及预期。
全球经济受到油价暴涨(进而产生的通胀担忧)、中美贸易对抗、中东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增长动能有所减弱。最典型的就是欧洲和日本,在最新的利率决议声明中,都释放了比预期更缓慢的结束宽松货币政策的节奏。
去年底美元指数暴跌,就是当时欧洲和日本央行,都表态经济很强劲,声明已经为退出宽松做好准备。因此市场就普遍解读为欧日的货币紧缩很快就要到来。
然而最新的货币当局表态,地打了市场的脸(当然也打了他们自己的脸,这也无所谓,金融市场上被打脸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此时美元的暴涨,也是对去年底对欧日乐观预期的修正。
说人话,就是之前大家觉得欧洲和日本货币要减少了,利率会走高,利差会缩窄,所以先把美元抛一波。现在发现搞错了,被打脸了,于是又把美元买回来。
如果说第二善变的是女人,那么第一善变的就是金融市场了。
3)特朗普支持率的回升。
事实上,从特朗普当选以来,金融市场就一直把他当做重要的定价因素,从此前的「特朗普交易」,到后面的「抛售特朗普」,特朗普在美国获得的支持率传递的政治信心,是影响美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走势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轮美元指数的强劲回升,与特朗普2018年以来通过一系列的对内对外政策重拾民意支持,不无关系。很明显,如果人们预期特朗普会为美国带来积极的改变,那么美元走强也是情理之中。
红线为反对,黑线为支持,来源:RealClear Politics
4)空头踩踏。
这是一个技术上的原因。如前所述,此前做空美元是非常拥挤的流行的交易,现在形势急转直下,在短时间内空头止损平仓造成的踩踏,也助长了本轮美元指数的飙升。
5
对全球的影响
影响部分不打算展开讲,讲一个最重要的基本逻辑。
强势美元会让美国在全球「资本争夺」的游戏中,处于优势地位。也即是加速资本流向美国,尤其是从新兴市场撤出的资金。
最典型的案例是当前的阿根廷。
根据公开市场的资料,阿根廷今年以来,美元/阿根廷比索已经上涨了近22%(意味着阿根廷的货币贬值了22%),资本疯狂从阿根廷流出。总统Marci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
求援之前,阿根廷央行已经在10天之内连续加息三次,将利率从32.5%上调至40%,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市场依然疯狂抛售阿根廷比索。
除了阿根廷,今年以来,美元/土耳其里拉升值了13%,美元/印度卢比也上涨了5%。
这说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普遍面临贬值压力。
中国呢?
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人民币自然也是亚历山大的。看看最近一段时间的CNY走势就一目了然。4月以来,在岸人民币已经从6.24贬值到6.38,贬值幅度2.2%。
美元的持续强势,对人民币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好在我们有资本管制这个「制度优势」。但也不要觉得有了它就一切万事大吉,逐利的资本总有办法突破限制。
此外,贬值压力越大,对维持本币计价的资产泡沫的压力也会越大,这个逻辑不言自喻。
美元贬值了,石油涨价但中美汇率也要跟着变啊。单位人民币兑换更多美元了。购买一桶原油价格不变才对吧。
中国的原油产量从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之后开始快速增长,1969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18年产量超过1亿吨。1986年起至今,产量保持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中国产量达到1.81亿吨。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20世纪以来的产量增长历史相对比,可以发现中美原油产量增长的差异:
(1)美国在1919年之前处于起步阶段,在此阶段,美国的原油开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了后期低产井的大量出现。中国从1949年恢复发展石油工业以来,一直由国家对石油工业进行管制,私人不能进行开,这有效地保护了油田。
(2)1920年起,美国本土48州的原油产量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到1965年,美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1%。与美国本土48州产量增长类似,1965年起,中国的原油产量开始超过1000万吨,实现了自给自足,到19年,中国的原油产量达到1.25亿吨,1965~1985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接近53%(图4.16)。
图4.16 中美原油年度产量
(3)1966~15年间,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原油产量均高于4亿吨,处于高位稳定阶段。但由于本阶段内联邦对油价的管制和新增储量开始下降,美国的原油产量高位稳定阶段持续时间仅为10年。与美国相比,中国从1986年起对石油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在90年代以后逐渐由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的原油产量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因此,从产量增长的历程上看,中美之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4)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产量在经历了高位稳定阶段之后,从16年起开始进入递减阶段,到2004年已降至1.76亿吨。中国目前处于产量的稳定增长阶段,在此阶段之后,原油产量也必将开始递减。
(5)从原油累计出率来看,若将中国的累计出率曲线向前移动49年,中国1949~2005年的原油出率增长趋势曲线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在1900~1956年间的增长趋势曲线基本吻合(图4.17)。累计出率曲线的相似性说明在达到原油产量高峰之前虽然中美两国的原油基础不同、产量增长历程不同,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原油的需求,原油的开也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原油产量的继续稳定增长,中美原油产量增长历程的差异将逐步显现。
图4.17 中美累计原油出率
我国经济发展 外贸扩大 为什么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请详细分析
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赶不上石油价格的涨幅,石油从低位涨了2倍,人民币升值不过10%多点,人民币升值肯定不能抵消石油价格上涨了
因为石油是这个世界最基础的原材料,汽油等很多石化产品都需要石油来提炼的,所以石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石油价格过高,经济运行的成本就过高,那么通胀的压力就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由1985年的8964.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余万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15.64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万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85年的第3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依存度的不断增长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前景也不容乐观。外贸依存度上升速度过快,数值偏高 外贸依存度也叫对外贸易系数,它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的外贸管理实行中央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机制,外贸依存度仅在7%-10%之间;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受1994年汇率体制改革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波动缓慢上升,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12.4%,外贸依存度在30%-43%之间徘徊上升;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逐步加快,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2008年已达68.69%。从理论上说,中、小国家由于紧缺及国内市场对单一产品的需求有限,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无法在国内实现销售,因此大多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外贸依存度随之偏高。对大国而言,由于自然丰富,人口多,潜在国内市场容量大,因此外贸依存度会偏低。但是与理论推测相反的我国依存度却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小国经济才有的特征,外贸依存度已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世界平均外贸依存度为41%,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达38.4%,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达51%。与世界其他大国的外贸依存度进行对比,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高于美国(25%)、日本(22%)等发达国家,也比印度(31%)、巴西(25%)等发展中国家高。外贸“短板”的内外因素透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外贸快速增长的同时,外贸出口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隐患,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依存度过高,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近年来,尽管我国外贸商品结构有所优化,但出口竞争力高的产品依然集中在服装、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同时,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长期走低,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导致出口贫困化。战略产品和高新技术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缩小了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回旋余地:近年来,我国战略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对外依存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我国矿产品总体储量不足,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脱节,尤其表现在需求量大的富铁矿,锰、铬、钾、盐、铜、铝等大宗矿产上。据估算,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够保证2010年需要的仅有24种,能够保证2020年需要的仅有6种。另外,资本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依存度也偏高。目前我国一般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为52.87%,中档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0%,大型高精度仪器仪表和大型民用飞机及计算机芯片进口依存度也几乎高达100%。这些战略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过高的进口依存度,不仅会造成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技术上形成对国际市场的长期依赖,影响到我国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还将加大我国经济受到外部经济影响的概率,对今后中国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隐患。 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外贸依存度高,加剧我国外贸风险:在国际贸易中,市场范围越大,个别市场的影响就越小,该国受外部经济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小,经济就越安全,反之,风险就会增大。目前,虽然我国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但外贸进出口主要集中于欧美、日本、东盟、韩国等少数国家及地区,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增长一直偏低。由于进出口市场高度集中,我国的进出口受到这些国家经济变化的直接影响,尤其是欧盟和美国,在进出口市场如此集中的情况下,不仅容易引起贸易摩擦,而且一旦主要进出口国市场发生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稳定与发展,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美国次贷造成危机对我们来说是个启示。 加工贸易占比过高影响国际竞争力:加工贸易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发展,之后比重迅猛上升,目前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与一般贸易不同是,一般贸易的生产和加工都在国内完成,产品的附加值高,而加工贸易则是“两头在外”,与国内产业关联度不高,对国民经济贡献不大。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多是产品初级加工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核心技术被跨国企业控制,并没有转移到我国。同时,由于大量使用性产品和能源性产品,加剧了国内和能源供应的压力。 过度依赖外资降低了我国外贸的主导地位: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外资企业的增长来实现。外资企业掌握着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一方面,生产的核心技术由外方掌握,我国只负责生产链条中技术含量较低的环节;另一方面,出口渠道由外方控制,使得我国缺乏发展外贸的主动权。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外资企业撤资,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严重的冲击。 对外贸易摩擦加剧,贸易环境恶化:截止2007年底,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发起了600多宗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保障措施及特别调查,我国约有71%的企业和39%的产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损失惨重,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贸易伙伴间的摩擦趋于频繁化、长期化,所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已从微观化、企业化向宏观化、制度化层面发展,贸易摩擦方式也从过去的关税、配额许可证等向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以及社会和劳工标准转变。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问题也已经成为欧美以外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付我国产品的常用措施。 第三产业比重过小,不利于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一般而言,第三产业的可贸易程度比较低。GDP构成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低,外贸依存度就会越高。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达75%,日本为65%,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3%。长期以来,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的难度。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进出口:从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的相关分析看,外贸依存度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则外贸依存度下降;人民币贬值,则外贸依存度上升。可以说,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较快提高,人民币贬值是一个重要原因。从2003年至今,人民币受到来自多方因素的影响,汇率有所上升,出口受到影响,如2008年人民币汇价不断上升,我国出口企业的困局开始逐步显现。被外界视为中国出口情势指标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今年春交会出易遇冷锋,广东团首日成交额比上届减少近5成,纺织品企业的定单也减少了20%。贸易复苏的前提条件及展望 实行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拥有13亿人口,国内市场容量潜力巨大,这也是很多外商看好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在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增长的同时,努力扩大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影响。目前应尽快把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促进消费需求的较快增长,将我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建立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形成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为此,应取财政手段和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通过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百姓就医、养老、教育和住房等负担,提高职工收入和个人所得税征税标准,间接增加老百姓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为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提供支持。 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根据国内产业升级的需要,对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目录进行动态调整;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扶植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力优势同国内外资本或高新技术中的制造业相结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增强国内产品配套能力,提高出口商品国产化率,并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合作,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企业设立研发和营销中心,承接外资高端加工贸易产业和环节的转移;提高加工贸易在国内购的比率,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国内购,延长国内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的产品国产化率;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科技产业给予金融、税收和进出口政策等倾斜性扶植,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对于我国依赖进口的原料、原材料,比如石油等,更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早日研究出其替代品,减少进口,避免受制于其他国家。 实施外资多元化战略,缓解贸易摩擦:为减少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贸易摩擦,我国必须继续调整进出口市场格局,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为主的基础上,在新的层次上发展与周边拉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使我国出口市场在全球形成合理地、有层次地多元化格局,降低对特定贸易伙伴和特定进出口商品的依赖程度,对于国外反倾销对象的一些重要产业产品,可以通过企业开发差异化产品实现出口产品多元化。 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未来应提升加工贸易产品的档次,努力切入更高的产业环节,增强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项目,继续利用加工贸易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转移,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设计标准,加大加工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应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鼓励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使之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制度:鉴于人民币贬值曾是刺激我国外贸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造成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主要因素,要将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完善人民币的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制度。此外,国内企业可以通过走出去,将生产厂建立在目标市场当地,避开贸易壁垒,降低顺差额,使得我国的国际收支趋于平衡,进而可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使得我国的货币发行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减小因为热钱流入增发货币引起的通胀压力。 重视节约,维护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我国的能源保护战略,建立和完善重要保障制度。首先,制定境外利用战略,加大对自然的开发性投资,中国除了在海外寻找能源供应地以外,还应积极推进与国外在节能技术领域的合作;其次,加强导向型对外投资,进行战略性储备;再次,应制定国家节能,制定各种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奖励性和强制性措施,加强监管,走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要建立更合理的业绩考核体系。改变以追求贸易目标增长为对外贸易政策核心的做法,转变观念,建立科学评判外贸政策和政策实施效果的指标体系,将以往立足于进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转化为将“以质取胜”确立为整个外贸政策的核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